01
原文
子食于有喪者之側(cè),未嘗飽也。
02
原文
子于是日哭,則不歌。
老馬釋途
這兩段似乎是一種情景描述,好像講的是一種情緒,同時也是一種禮儀與規(guī)則,是我們所講的一種標準。
“子食于有喪者之側(cè),未嘗飽也”,孔子在有親人死去的人旁邊吃飯,一般都沒有吃飽過。當然,孔子講的是一種禮節(jié)。如此,夫子也是凡人一位,人人可以成為夫子,這很有吸引力。實際上人人成為孔夫子基本上不可能,所以這么多年來可以稱為圣人的,也就才兩個半。如此看來,過高的標準令人向往,能達到的標準才有價值。
“子于是日哭,則不歌”,如果孔子這幾天為吊喪而哭,當天就不會再唱歌。這實際上是一種要求,講容易,做起來難,誠心正意真的很難,或許夫子也會失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