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也篇第六(12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2-11閱讀量:303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?!?/p>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”,對于學(xué)問,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。只有真正喜歡,才能成為高手與專家,如果只是為了某種目的,實際上是很難達到頂級的。所以講,愛好是最好的老師。我們帶團隊的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人很難有持續(xù)的愛好,舒服時是愛好,困難時就會改變。真正的愛好是需要毅力的,而這有時候與夢想有關(guān),有時候或許僅僅是因為喜歡,沒有目標(biāo)與目的。

        “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”,喜歡學(xué)問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。以此為樂,開心享受,如果有如此心態(tài),那就超越知道與喜歡了,成為大師也就再正常不過了。而這種“樂”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與利益,如此的話,好像有利益驅(qū)動,人們會更加努力,與儒家提倡的重文輕利不符了。

        儒家往往看不起物質(zhì)與金錢的利益,而在精神享受、精神價值方面似乎是鼓勵的,低級的物質(zhì)價值與高尚的精神愉悅也就自然分檔次了。問題是,不同的人檔次不同,階段不同,需求不同,不和員工談收入,老談情懷,基本上沒有什么好結(jié)果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