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鎖火鍋品牌如何逆勢擴張?看“笨姐居民樓火鍋”的標準化突圍術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4 訪問量:702次

        火鍋,一度被視作最容易做連鎖的品類。但疫情之后,行業(yè)進入洗牌周期:市場增速下滑、毛利空間壓縮、加盟閉店頻繁。

        據(jù)紅餐大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全國火鍋市場規(guī)模達到6175億元,同比增長5.6%,相比2023年下降了十多個百分點。與此同時,火鍋門店連鎖化率提升至25%,50家門店以上品牌的占比上升至15.3%,意味著頭部品牌通過連鎖能力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。

        此時逆勢擴張的品牌更顯稀缺,“笨姐居民樓火鍋”無疑是其中之一——它不是簡單復制門店,而是在復制中形成方法論。

        01.用“社區(qū)模型”做底座在不起眼的地方打贏流量爭奪戰(zhàn)

        許多火鍋品牌熱衷于主街鋪、核心商場,而“笨姐”卻一開始就選擇背街小巷——社區(qū)小店。

        首店位于廣州江南西紫金大街的居民樓下,沒有豪華裝修,甚至在下雨天還要在雨棚下排隊。但就是這樣的門店,一天能涌進上百桌客流,還頻頻登上抖音火鍋人氣榜TOP3。

        這并不是偶然,而是“笨姐”的選址邏輯:

        避開高房租陷阱,選擇“一流商圈的二三流位置”,享受商圈外溢流量;

        店型小而輕,面積通常在100㎡左右,平均裝修投入在40–50萬元;

        更接近用戶生活場景,打造“下樓就能吃”的親密消費關系。

        

      連鎖火鍋品牌如何逆勢擴張?看“笨姐居民樓火鍋”的標準化突圍術


        這種“輕模型”不僅優(yōu)化了開店成本和風險控制,更重要的是,幫助品牌以低成本迅速拓展“點位密度”。

        以寧波一門店為例,僅12張桌、110㎡,日營業(yè)額最高破3.8萬元;在南昌,一家9張桌、月租2800元的小店,日營收也能達到2.3萬元。

        這是“坪效”與“人效”的極致結合,也是社區(qū)火鍋的盈利范式樣本。

        更重要的是,這種模型背后隱藏的是對連鎖擴張方式的重新定義——不是爭搶核心鋪位,而是以密度和社交關系網(wǎng),形成“微地標”。

        02.用“產品力+爆款思維”做傳播打造有記憶點的用戶體驗

        與許多網(wǎng)紅火鍋品牌不同,“笨姐”并未將重心放在裝修打卡上,而是圍繞“味道”構建用戶復購機制。

        笨姐火鍋的核心客戶群為18-30歲的年輕人,尤其是女性用戶。他們喜歡重慶火鍋的麻辣,但更在意健康和清爽。因此品牌針對性做了幾項創(chuàng)新:

        減少重油重鹽的內臟下水,用翡翠鮮椒雞、雙椒牛肉、紅油五花肉等“看得見品質”的單品代替;

        開發(fā)社交爆款甜品,如辣椒冰激凌、楊梅冰湯圓、19.9元億杯奶茶等,“既能打卡,又好吃”;

        保持高頻上新節(jié)奏,每月上新品、每季度全菜單迭代一次。

        

      連鎖火鍋品牌如何逆勢擴張?看“笨姐居民樓火鍋”的標準化突圍術


        正是這種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能力與年輕審美的結合,才讓“笨姐”在流量過后依舊有回頭客——品牌復購率高達70%~80%,在火鍋行業(yè)中屬于極高水平。

        此外,品牌在品牌傳播與用戶留存上也并不“笨”

        主動制造事件型傳播:如邀請劉儀偉、曹云金、馬可等名人探店;

        搭建“IP聯(lián)名矩陣”:與勁酒、王老吉、國家地理等品牌聯(lián)合推出限定菜單和直播探源;

        營銷形式多樣:推出麻辣牛蛙挑戰(zhàn)賽、奪命鴨頭挑戰(zhàn)賽等,形成UGC擴散。

        結果是:在抖音、小紅書等平臺,笨姐火鍋話題總曝光已破億。

        不靠補貼、靠記憶點與參與感留住用戶,正是連鎖品牌打造用戶心智資產的關鍵一步。

        03.用“數(shù)字化+平臺能力”搭建支撐破解連鎖擴張的“黑洞”

        快速開店、穩(wěn)點運營,從不是靠拍腦袋。笨姐背后有一套系統(tǒng)化的中臺支持,避免了常見連鎖“前期熱、后期亂”的困局。

        首先是數(shù)字化決策系統(tǒng):

        門店選址由數(shù)據(jù)驅動,綜合分析美團經營分、客群畫像、交通動線、職住分布、競品分布等;

        經營管理SOP標準化,從火鍋底料克數(shù)到門店座椅布置都有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,加盟商只需“照方抓藥”;

        供應鏈集中管理,由豪渝集團一體化運營,涵蓋產品研發(fā)、配送、人員培訓等5大體系;

        所有門店接入統(tǒng)一系統(tǒng),可實時查看庫存、銷售、客單等指標,提升運營效率與管理水平。

        

      連鎖火鍋品牌如何逆勢擴張?看“笨姐居民樓火鍋”的標準化突圍術


        其次是平臺型思維構建加盟護城河:

        背靠豪渝集團,形成“笨姐+憨大娘+貓?zhí)蟆钡榷鄠€品牌矩陣,具備集采議價權與人才儲備能力;

        加盟機制“輕強管”,開放招商但嚴格選人,重配合度而非資金體量;

        直營/加盟聯(lián)動:目前400多家門店中,僅100多個加盟商,很多加盟商開了3家以上門店,平均回本周期8-12個月。

        在團隊構建方面,創(chuàng)始人鄧倫杰還是豪渝商學院執(zhí)行院長,主導內部孵化機制,將標準化培訓與門店輔導體系內化成“加盟幫扶平臺”

        這是一套為加盟商“掃雷”的打法,也是一種連鎖品牌應對“后增長時代”門店展效比競爭的長期主義。

        寫在最后

        在連鎖經營進入精細化階段的今天,快不再是唯一指標,穩(wěn)定才是生存力。

        “笨姐居民樓火鍋”的案例并不神奇,它所依靠的正是那些最基礎的連鎖經營能力——選址決策、產品創(chuàng)新、供應鏈整合、用戶運營、數(shù)字化管理。

        只是它更“笨”:不卷補貼、不盲目招商、不追熱點,而是圍繞門店經營做重,圍繞用戶復購做深。

        在連鎖品牌不斷走向平臺化與組織化的今天,像“笨姐”這樣從產品到模型皆可控的品牌資產,才有機會真正沉淀下“品牌力”,成為下一個行業(yè)變量。

        它不是跑得快,而是跑在對的路上。

      電話

      4000323208
      7*24小時服務熱線

      ?

      微信

      二維碼掃一掃關注我們
      TOP